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大发专业带人回血最精准导师 > 新闻动态 >
德黑兰革命广场上人群欢呼,孩子们骑在父亲肩上挥舞伊朗国旗,妇女们高举哈梅内伊画像高喊“以色列去死”,烟火照亮每一张激动到扭曲的脸,可矛盾如刀锋般刺入现实:短短12天的冲突中,伊朗所有核设施被导弹摧毁,革命卫队20多名高级将领遭“斩首式”空袭丧命,包括10多名顶尖核科学家! 而这一切发生在美军零伤亡的袭击后。
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却在停火后高调宣布:“我们战胜了以色列,还狠狠扇了美国耳光! ” 伊朗街头庆典持续整夜,民众坚信“让以色列尝到了加沙难民的滋味”。
一边是核设施废墟和将领尸体,一边是举国狂欢的“胜利宣言”,这场魔幻剧背后,藏着伊朗政权“用口号转移视线”的残酷生存逻辑,当经济濒临崩溃、社会动荡逼近时,一个外部敌人就是最好的粘合剂。
核设施全毁,将军集体阵亡的“胜利”
以色列空袭精准锁定了伊朗最深的地下核设施。 纳坦兹铀浓缩厂承担全国70%核产能,被美军B-2轰炸机的“巨型钻地弹”彻底摧毁,哈梅内伊十年布局一夜归零。
革命卫队圣城军总司令卡西姆·苏莱曼尼的继任者伊斯梅尔·卡尼遇刺身亡,连同5名核计划负责人被“定点清除”。 第三方统计显示,伊朗死亡606人,包括大量高级军官;以色列仅死亡28人,多为平民。
导弹反击:政治秀还是真实威慑?
伊朗宣称向以色列发射400枚导弹,其中15马赫高超音速武器首次突破“铁穹”系统,击中特拉维夫市中心。 但以军公布拦截率高达95%,仅1名以色列女孩受伤。
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轻描淡写戳破反击神话:“袭击前伊朗主动通知美军疏散。 ”所谓导弹炸美军基地,实为一场心照不宣的政治交易。
哈梅内伊的“三保”胜利逻辑
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致国民的公开信,揭示了政权定义的胜利标准:保核材料、保尊严、保政权。
核设施虽毁,但浓缩铀材料被提前转移。 哈梅内伊顾问阿里·沙姆哈尼宣称:“本土知识和政治意志继续存在,游戏未结束! ”
美军炸伊朗核设施,伊军就炸美军乌代德基地,哪怕未造成伤亡,这种“对等报复”被宣传为“保住了尊严”。
街头狂欢成为政权稳固的证明。 佩泽希齐扬强调:“以色列引发社会动乱的阴谋彻底失败! ”
纸糊的防空与“导弹单腿走路”
伊朗空军仍在使用F-4、F-5等上世纪战机,面对以色列F-35的防区外打击毫无还手之力。 防空系统分布不均,“Majid”短程防空导弹和“359”巡飞弹在实战中形同虚设。
革命卫队军官私下承认:以色列黑客全链破解指挥信息链,防空体系“像纸糊般失效”。 伊朗军事专家警告:“导弹部队若没有空军护航,就是空袭的活靶子。 ”
信息战:抄袭印度的“大乘赢学”
德黑兰的庆祝活动被曝抄袭印度模式。 年初印巴冲突后,莫迪政府用10天全国庆典将惨败美化为“战略胜利”,伊朗照搬全套剧本:街头标语设计、宣讲团话术,甚至淡化损失的话术都如出一辙。
社交媒体成为新战场。 伊朗TikTok发布《以色列上空的烟火》视频,以色列则用数据可视化渲染“99%拦截率”。 双方争夺的并非战场,而是叙事主导权。
美以的“胜利宣言”与中东双赢幻觉
特朗普宣称“彻底摧毁伊朗核计划”,以色列强调“让伊朗倒退十年”。 美军放出的卫星图显示,纳坦兹核设施地表建筑已化为焦土。
停火协议生效后,以色列再度空袭德黑兰雷达站,伊朗则秘密联络中俄求购防空系统。 双方默契维持“双赢叙事”:以色列赢得战术层面,伊朗赢得心理威慑。
下一篇:没有了